原标题:智能家居起风,让网友交智商税必须靠这个概念!你猜到了么?
智能手机从初露锋芒到全民普及只用了10多年,这个速度智能家居行业做梦也想实现。5G一来,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厂商都觉得时机已到,然而,现实果真如期?恕直言,恐怕智能家居业的春天不会来得那么快,至少在国内是如此。但是,这并不影响品牌厂商开始给智能家居吹风了,恐怕风口上的那只猪又快来了。不过,经历了互联网各种洗礼的网友们变聪明了,智能家居怎么糊弄大家交智商税?
热度跟得紧,但是消费者不一定买单
智能家居的渗透率近几年在国内一直是不温不火。相比较于用户占比近50%的市场容量最高的美国,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渗透率尚不足6%。中国人不爱智能家居,难道只是价格的问题?
在每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智能家居都是重要一趴,今年也不例外。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多智能家居设备的关键词都开始贴近环境与健康,比如LG的CLOi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可语音控制无需接触的冰箱、MASKFONE推出的搭载通话功能的口罩等等,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抗疫”更多的可能性。不过,这些产品是否真的能走入寻常百姓家,提升智能家居的用户占比,可能功能性只是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方面。
“尝鲜”成本高,用户更爱“小程序”
施拉姆公式认为,受众对某一媒介的选择概率,与受众可能获得的收益与报偿成正比,与受众获得媒介服务的成本或者费力的程度成反比。用户对于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亦是如此。不同于手机的低学习成本,由于不同家居厂家之间系统平台存在高壁垒,常常将用户“尝鲜”的欲望扼杀在摇篮里——如果你曾经入手一些家用智能物件,对这样的画面一定不陌生:想要控制净化器和扫地机器人需要打开X家APP,但是需要启动烤箱、音响可能又需要转战XX精灵。久而久之,不少用户会发现,与其“强制”智能化,倒不如直接上手来得方便。
虽然各大厂商都致力于打造“智能家居生态”,但是这样的生态其实充其量只是品牌的内部民主,而大众需要的,则是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互联互通。这反映在手机应用的逻辑上便是微信的“小程序”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当用户想要获取某一新服务或者新内容时,相比较于下载另一个APP的成本,更愿意通过简单的程序添加便能顺利开启。
省心是王道,智能家居也需要新基建
简而言之,相比较于功能性,触达的便捷程度是提升用户对智能家居依赖性的关键因素。正因为此,伴随着未来不可小觑的智能家居市场,各路厂商都在争夺这一世纪风口,其中竞争尤为激烈的便是手机、音像和大屏,希望成为打造智慧生活的设备端。
但相比较于从哪个入口进,对于智能家居来说,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重构,也就是智能家居行业的“新基建”——通过管控的平台化真正让智能家居成为一个大生态,从而以便捷性激发功能层面的更大效能。庆幸的是,行业的这一主动进化意识已经开始了。去年年底,开放智联联盟(Open Link Association,简称OLA联盟)正式成立,该机构将致力于制订万物智联领域的相应标准,并实现与全球标准互认互通,促进相关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虽然这只是个起步,但是已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当然,我们相信智能家居一定是未来家庭场景的刚需,渗透率比肩甚至超过当下的智能手机是早晚的事。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厂商们尽量用靠谱的方案,别再用“养生”糊弄大家交智商税了,毕竟,智能家居咱们国内都谈了近20年,真智能,真实用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