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有鵝的地方蛇跑光,鵝糞真能殺蛇?鵝:是我背後有人

村中三霸:啄人大公雞,咬人看家犬,擰人的大鵝,榜首不是狗,而是大鵝!大鵝到底有多厲害?農村老人常說,蛇怕鵝,鵝糞便能殺蛇,有鵝的地方蛇跑光,這是不是真的呢?

圖:綁上兩條腿,你都不是對手

關於鵝的傳說,蘇東坡的《仇池筆記》中就有過描述:

鵝能警盜,亦能卻蛇。其糞殺蛇,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

鵝的體型高大,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邊走邊高聲喊:“該~啊,該~啊”。小孩初次見到都容易被嚇哭。鵝並沒有牙齒,上下喙的邊緣呈鋸齒狀的,可以增大摩擦力,可以死死咬住對手,加上它“半飛”的能力以及靈活的長脖子,對咬住部位轉個圈,只要被這麼擰上一下,那種感覺非常酸爽,你可以使勁擰自己大腿內側試試。大鵝的手法,要比女人掐你傷害值高得多,出血是常有的事。不過,大鵝對付蛇不需要用到這招。

鵝的糞便

蘇東坡並沒有說鵝能咬死蛇,而是“其糞殺蛇”,查閱了一些農村傳聞的資料,大致的資訊是蛇碰到鵝的糞便後行動就會變緩慢,行進軌跡也會變得很詭異,蛇表面的面板也會開始潰爛。

在一些科普欄目中,曾做過實驗,“其糞殺蛇”其實是謠言,但是鵝的糞便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會讓蛇“討厭”,那種感覺就像你路過垃圾站或公共廁所會繞著走。

鵝糞的這種功效類似於雄黃(二硫化二砷)。在電視科普欄目《科學大求真》與《好奇實驗室》中,曾經分別對多種蛇進行了兩種實驗:

1.餓了一陣的蛇與老鼠中間有一條雄黃隔離帶,蛇毫不猶豫的衝過雄黃的封鎖線,吃了老鼠。然後將一隻老鼠身上撒點雄黃,再放一隻捱餓過的蛇,蛇同樣毫不猶豫的吃了下去。

2.另一個欄目的實驗中沒有老鼠,只有蛇和雄黃隔離帶,結果蛇背向雄黃,研究人員用工具讓它轉頭,它都不回頭,可見它有多麼“討厭”雄黃。

大鵝的前身是飛行小能手鴻雁,主要以植物以及水裡的小魚小蝦為食,而人類馴養之後改為以植物為食,因此大鵝不可能排出來硫化物。

蛇的視力並不好,討厭雄黃是因為蛇是利用蛇信吸收空氣中的顆粒分子傳遞給上顎的訊號放大器(鋤鼻器),放大器直通大腦,透過辨別空氣顆粒來辨別環境,也就是說嗅覺非常靈敏,所以對某些刺激性較強的氣味難以接受。比如很多人發現風油精、大蒜、菸頭泡水也會讓蛇繞著走,鵝糞能驅蛇也是類似的功效,但談不上殺蛇。

我後背有人,你來我就喊人

鵝的領地意識很強,而鵝是馴養動物,領地又與人類生活區域重合。它的眼睛構造呈凸透鏡形,觀察視野很廣,所有的事物進入鵝的眼中都會縮小,對於比它矮小的動物闖入領地是不可容忍的。有時我們會覺得鵝總是無緣無故的亂攻擊、亂叫喚,殊不知可能是陌生人侵犯了領地,因此蘇東坡說“鵝能警盜”。

當它發現蛇來了,“該~啊,該~啊”地叫,蛇就會被嚇跑。蛇怕的不是鵝,而是大鵝背後的人。由於領地重疊,鵝的叫聲響亮,就很容易把人引過來。“惹是生非,整天叫喚”用來形容鵝就很貼切,在家養鵝就有種裝了報警器的感覺。人生活的地方少有草地、植物等作為蛇的掩護,一下就會被人發現。鵝仗人勢,鵝一叫蛇就跑,這就蘇東坡所說的“鵝亦能卻蛇”。

大黃狗被鵝欺負也有一定因素是怕鵝背後人。如果大黃狗反抗,主人來了以為是狗想偷吃鵝,少不了一頓揍。

鵝本身也不太怕蛇

體型較大的蛇,如森蚺、網紋蟒、非洲巖蟒、緬甸蟒,一般都生存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氣候環境中。如果非要死戰,我國境內的蛇從身形來看並不具備優勢,加上鵝可以撲稜翅膀進行凌空撲殺,再接上高殺傷的喙或者用鵝掌一頓猛踩,蛇完全沒有招架之力。即使是毒蛇,鵝也可以用它厚厚的羽毛以及堅硬的角質層抵禦毒牙,蛇只有捱打的份。

“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即有鵝的地方蛇跑光,則是以上綜合因素:人居住的環境並不適合蛇隱蔽活動,因此有人的地方蛇就少。如果養鵝,鵝糞會驅走蛇。動物只要不是餓瘋了都不會去打量身材比它高大得多,對自己存在威脅的物種,最關鍵的是有鵝地方就會有人,蛇不想被端上飯桌或者泡到酒缸子裡,因此有鵝的地方很少能看見蛇。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