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基尔伯特
记得在我最抑郁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时我一直觉得它只是鸡汤,但这些天我翻看自己的康复手记时发现这句话不仅仅是鸡汤,而是实话,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不同,虽然它是一种病但我觉得它更像驱使人去成长的催化剂。
看待世界视角的转变
要知道我在最抑郁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是肮脏的,凭什么自己那么敏感,只要别人几句话就会搞的我痛苦不堪。
随着抑郁的磨练,我发现这些敏感的性格并不会随着抑郁康复而转变,不过你会发现哪怕自己敏感但你却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敏感并不一定都是坏事,甚至某些时候你开始甚至能够驾驭自己的敏感。
学习了埃利斯的情绪疗法后开始发现,人的情绪并不完全由你遇到的事情决定,更多是由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决定。
比如,当我遇到一个人热情和他打招呼后这个人好像对我不理不睬,过去的我会非常纠结,甚至会自责自罪是否得罪对方,但现在的我会理性看待这件事,首先我不会一味归责自己,其次我明白对方是否愿意和我友好并不完全由我决定,只要这样想,我的情绪虽然还会敏感纠结,但不会像过去那样糟糕,这就是看待问题的视角转变。
这个变化给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时候我的性格还是以前那样,不过我看待自己和世界方式转变,很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学会跳出生活的迷宫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这句话是周杰伦《听妈妈的话》里一句经典台词,现在被抖音玩坏了,不过这句话真是应证了无数抑郁朋友的内心独白,我们抑郁时有太多搞不懂,比如人生的意义;我为何这样,别人没事;我是不是有病?等等。
但要知道,人生大部分问题都是无解的,我甚至最后都开始学佛来找这些无意义的答案,最后我看了几篇禅宗公案,开始明白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记得有个故事叫“瓶中取鹅”。这个故事就是说从前有个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后来这只鹅越长越大,结果头都比瓶口大,最后有人就问:“如何又不打破瓶子,同时又能让这只鹅安然无恙的从瓶子里出来?”
结果很多人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禅师就叫这位提问者的名字,这位提问的人就答应了一声。然后禅师就说:“出来也!”参禅者恍然大悟,大家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这位参禅着对大家解释,既不能把瓶子打碎,又不能杀鹅,这个其实已经无解了,就是铁板定丁的没答案了。但是我们的脑袋呢,却不会这么认为,我们的脑袋总要去寻求一个可能。最后思来想去痛苦不已,执著于怎样把鹅从瓶子里取出来,就却无形中把自己关进了一个瓶子里,在禅师的启示下,他一下从自己设定的瓶子里走了出来。
既然无解的问题,只要我们不解决也就从这个痛苦的怪圈中跳出来了,这就是禅宗公案的妙处。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的问题也可以不解决,就像我们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时先放下做后面的题,说不定写完后回来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倘若这些真的解决不了,你停在那里纠结痛苦也没用,反而耽误后面的题。
《金刚经》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可是下半句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些智慧的东西并非没有道理的。
开始摒弃完美
曾经,我认为一件事要不只能做好,要不就不做。
但这种观念让我痛苦不堪,后来我发现有时候现实根本不允许我们过度追求完美,就像有个人说的,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完蛋。
后来我发现如果你对任何事的预期都是100分,那任何结果都会让你失望
如果你对任何事情的预期都是0,那任何结果都会让你开心。
之后我在心理咨询中做了这些努力,我开始尝试内心思维从批判性思维转变为鼓励型思维,不论做的怎样我先鼓励自己,而不是一味批评自己还能做的更好。
其次,我开始无条件的爱自己接纳自己,不要等优秀了以后才爱自己。这个世界有太多人要你做的优秀,你自己有时候该允许自己不是那么优秀。努力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无法解决的。
抑郁症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吗?抑郁症痊愈后性格会发生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