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今日,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因为对本科是普通二本学校的丁辉待遇不公而多次登上热搜。面试官毫不掩饰的偏见、不公正对待,连主持人撒贝宁都看不下去,为丁辉打抱不平。
丁辉和其他参赛者相比,起点确实不高,其他人要么出生名校、要么有海外留学经历,要么家境优越,而丁辉本科只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后做了一年销售,后来不甘于平庸,选择了辞职考研,背水一战,最终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
本以为就此逆袭的他,却因为年纪、二本起点频频被精英阶层歧视,即便在做事过程中已经表现得很优秀了,可依然得不到所谓精英阶层的认可。
他们对丁辉的不认可,是因为丁辉的能力吗?并不是。
在节目中,丁辉的能力出挑显而易见。他们看不上的是丁辉的出身,是他平凡的起点。
这不禁让我想起《哪吒》中的一句台词:“人们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休想搬动。”
丁辉就像极力证明自己的哪吒,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出众、足够有实力,就一定能够改变,但现实何其残酷。
晕轮效应在丁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即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时,偏好于从局部印象出发,定义整体的好坏。
就像看月亮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一个大圆。二本起点就是别人看到丁辉时,最先看到的中心点,无论丁辉后来做过多少努力,都很难被看见。偏见的种子一旦种下,若没有颠覆性的事由,很难剔除。
事实上,那些所谓精英阶层的人,内心对节目中实习生的能力一目了然,但他们在潜意识的操纵下,选择当个盲人。排外情绪主导了行为,偏见首先是情绪的,其次才是认知的。
从心理学上分析,如果他们承认丁辉的逆袭,相当于认可社会阶级是会变化的,一些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
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保证自己原有的一切,生存危险系数增加了,这当然是他们不乐意的。
其次,一个人意识里一旦形成了对某件事情的偏见,再让他们改变是很难的,因为他们需要推翻以前的论调,承认以前是错误的。而人本性倾向于自证正确,鲜少有人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认知心理学将之称为“确认偏误”,即我们在验证某项事情时,会更加倾向于支持已经在我们脑海中形成的观点;偏好于用怀疑的态度验证我们不喜欢的结果。
不只是节目中的导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见,只是该节目中的偏见牵扯到了实际利益,所以会让我们愤愤不平。
置身于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先对某件事情赋予定义,之后才真切去接触它。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乞丐,第一反应就是同情,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第一反应就是可爱。
生而为人,偏见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动物本能。但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我们剔除了动物性,而是在表现出某种动物性时,能够通过个人反思等意识,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我们不能只选择那些舒适和愉悦的事情,而对真相视而不见,如果是这样的话,文明将没有任何意义。
分类是我们在社会中存在的方式,例如在电影《人猿星球》的拍摄现场,扮演黑猩猩的群众演员与扮演大猩猩的群众演员在吃午饭时,会很自然地分成两桌吃饭。
这是人人类本能,但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主动且友善的向另一边的人伸出橄榄枝,那必然会是另一番景象。这是我们的愿景,但在现实世界里很难发生。
每个时代都会有阶级固化的现象存在,丁辉面临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自然而然打破这种固定印象。
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依旧处在变化当中,大部分人依旧有机会通过个人努力创造出新的可能,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并且懂得观察机遇。
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文明的进步也只能做到尊重每一个人的存在,具体能得到多少还是要靠自己去争取。
如果你是一个像丁辉一样身处底层的人,如果你对未来还抱有一些期望,不要抱怨,去寻找机会。
所谓阶级固化最可怕的不是从现实,而是从思维,你在内心就认定了自己不可能冲破这样束缚,那你将很难实现最后的胜利。
“丁辉”们要相信乾坤未定,一切皆有可能。你需要做的是蛰伏,研究规则,看清规则,理解规则,积蓄力量,最后找准时机冲破规则。
我们理解丁辉的委屈,也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多普通人的无奈,但如果只是批判、怒骂,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变强。
就像尼采说的:“杀不死的我,终将使我强大。”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修炼自身能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当机会来临时,以绝对性的优势碾压对手,攫取属于自己的机会。
只要你足够有韧性,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你的崛起,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如此荒诞,你必须有一点野蛮,才能得到最终的胜利,这也是“进化论”的终极逻辑。
《哪吒》里还有句台词是“我命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现在不是封建时代,社会规则相对来说已经很宽松了,所以年轻人,沉住气,持续努力,你终将得到你想要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参考资料:
Penelope Lockwood. 2006. “‘Someone Like Me Can Be Successful’: Do College Students Need Same-Gender Role Model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0(1): 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