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的民族划分,是很纷乱的。笔者认为,应该以炎黄结盟为起点,再往前,就没有意义了。也没有足够的资料和传说可以推敲了。
一、第一个阶段。传说大约五千年前,当时南方的蚩尤率领百越、九黎等各部落联盟进攻中原。当时居于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与蚩尤的战争中先后落败,为求共存,炎帝和黄帝结盟共同抗击蚩尤。”炎黄子孙“的说法由此而来。后来炎黄部落打败蚩尤后,融合为一个很大的大部落,生活在中原地区,稍微靠西北方。后来的汉族就是这个部落中的主体。而蚩尤联盟战败南逃,这就是南方的众多少数民族。其中,九黎在南方的西部、百越在南方的东部。
二、第二阶段,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西周建立之后,中原大地上再没有出现大的民族迁徙。这说明也许我们今天流传的炎黄子孙的传说,其实只是周朝的。
理由如下:1、从炎黄部落的传说到西周建立,中国历史上很多事件是断档的,模糊的,但炎黄子孙的说法却一直延续,这是很重要的线索,也就是说,周朝的族群是炎黄子孙的传承者。2、中华姓氏,大多来源于周的族群,而非夏和商。没有夏和商流传下来的姓氏。3、周是姬姓为主的大族,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姓,而是黄帝部落本部族的统一称谓(黄帝生姬水),炎黄部落融合后,是非常大的部落,有很多分支。只不过都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姬姓族群,可能正是黄帝部落的本部族群。姬姓族群是黄帝的嫡传,加上张姓、骊姓等黄帝赐姓的嫡传,它也才有能力和资格联合中原西部和南部众多小部落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商政权的战争。这说明姬姓部族和他们是有历史渊源的,很可能周武王率领的联军,其实就是炎黄部落的整体,只是被打散过。从周和商的战争态势,也说明当时周其他众多部落应该是生活在陕西、甘肃一带、新疆东部一带,以及湖北、四川一带。这也就很可能说明夏朝和商朝都不是炎黄部落的族群,他们只是华夏大地上比较大的政权,并不是朝代,因为他们都没有以族群的特征统一中原。4、传说夏和商战败后,都全民族向北逃走,那么很可能他们不是炎黄子孙,而是南下的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南下后,把炎黄部落驱赶出中原的核心区域。有一说法夏就是匈奴的政权,被商击败后,逃到草原上的,后来被汉武帝击败后西迁了。如果夏和商,都和周一样是一个族群,都是炎黄部落的分支,那么政权战败后也就不需要全民族逃走!这是很关键的。上古时代的战争,都是以族群为特征的。没有血脉渊源的族群也是无法联盟的。按此推论,在西周以前,炎黄部落曾经被南下的草原民族驱赶出中原的核心区域,而是退往陕西以西和河南以南的四川、湖北一带。周朝和秦汉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可能都是被夏和商驱赶过去的炎黄部落的分支。这意味着后来在河南出土的夏、商时代文物,均不是炎黄子孙的。只有陕西、甘肃和湖北、四川一带出土的夏、商时代的文物,才是货真价实的炎黄部落的文物。
三、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征服河西走廊和新疆,征服华南、东南,汉朝声威远播,华夏人被称为“汉人”,之后称为汉族,并延续至今。汉武帝为什么派张骞去西域联络大月氏合击匈奴?他为什么对长期没有联系的大月氏有信心?很有可能西迁的大月氏也是炎黄部落的一支,与汉族有历史和血脉的渊源。
五、中华民族的说法,是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有民族都才称为中华民族了。
按照这个脉络,很容易划分了。
1、西周以后,中原主要是汉族。而且中原汉族一直是最先进、最强大的,所以汉族在不断扩张,尤其是向南方发展,期间也有很多少数民族融合入汉族(直接成为汉人了)。农业生产发达、民族不断的融合使得汉族迅速壮大。
2、西周、秦汉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比如羌族、鲜卑等,只要是半农耕的少数民族,在上古时代应该也是炎黄子孙,但不属于汉族这个主体群落(游牧民族食肉为主,改为吃粮食和蔬菜为主是很难的,而且他们也不愿意种地)。唐朝以后,西北的少数民族由于气候变化、突厥大规模入侵新疆等,为逃避战乱,全部往南方迁移,顺着青藏高原边缘,居住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老挝一带。比如现在的纳西族、彝族、白族等(他们的南迁可能比藏族要晚)。北魏鲜卑族为什么会主动汉化?很可能他们也是炎黄子孙的一支,而非草原民族,本来与汉人就有血缘和文化的亲合力。如果他们只是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主动汉化意味着进入农耕生活,那是难以适应和不可能的。
3、蚩尤联盟的后代一直在南方,但随着中原汉族的不断强大和人口大量迁移南方。为逃避战争,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又继续沿广西和中南半岛东部往南迁,东南亚东部的越南、泰国、柬埔寨的京族、傣族等等,应该都是原先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百越和九黎的后代。据说,泰国话和广西某个村子的话是一样的,不需要翻译就可以对话。广西有些村子的壮族直接就能听懂越南话。台湾的高山族、琉球国原来的土著,都是当初南方少数民族的后代。准确讲,就是百越的后代。蚩尤战败后分散南逃,导致他的本部民族苗族散居在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甚至到达海南岛,上古时代南方地广人稀,苗族作为南方少数民族中的大族,不可能如此分散迁徙。这只能是战败后分散逃跑造成的,与历史传说高度吻合。也就是说:中华南方少数民族大约以贵州为界,贵州以东的少数民族,都是蚩尤联盟的分支的后代。直到中南半岛东部。
4、日本人可能是秦始皇派出去东海寻找仙丹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也可能是后来从山东迁移过去的。日本没有原始人的遗迹,而且从日本人的血统和文化,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中原汉人的一支发展起来的。日本人和汉人的血液关系,甚至比汉人和南方少数民族的更近。也是地道的炎黄子孙。
5、从蒙古、东北少数民族、朝鲜的文化和血统,他们应该是草原民族的各个部落的后代,和满族人其实是女真族的后代一样。其实他们不是炎黄子孙的血统,而且很远。很可能他们和夏、商的血统有关,只是不属于匈奴这一支而已。
6、现在西部的新疆等少数民族,很简单了,他们的血统来自突厥,多数是中亚的突厥部落迁徙过来的。有些来自蒙古族的后代。从相貌就可以辨别。
7、青藏高原的藏族及高原东部边缘的众多少数民族,都是从西北迁徙过去的。据说藏族和纳西族都是羌族的后代。但不是一个时候迁移的。从文化来讲,西藏人从来都主动与中原汉人政权联系,而从不与印度文化发生关系。历史上的藏族政权都是坦然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也许和藏族也源于炎黄部落的源渊有关。所以,云南和川藏滇边界那一带的少数民族,血缘关系和汉人是非常近的。尽管那里的人相貌与汉人明显差别,但那只是高原环境或热带气候造成的假象。他们应该也是地道的炎黄子孙。也就是说:中华南方贵州西面的少数民族,都是从西北南迁的炎黄部落的子孙。
8、中南半鸟西部从缅甸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主要是马来人,应该是来自印度和中亚。他们与炎黄子孙及蚩尤部落都没有关系了。至于那里的汉人,众所周知,那是明朝以后才下南洋的汉人了。
如果再具体分每一个民族的来源,就没有必要了。比如我国南方的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水族……等等南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非常相似,文化渊源应该很近,他们应该是上古时代同一个族群的分支而已。从历史传说看,他们就是蚩尤的九黎部落的后代,而且中南半岛东部的民族,和他们有深厚的渊源。历史也都非常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