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岁、一年又一年,虽然已到而立之年,忽然感到“危机”重重,生活变好的同时仿佛失去了一些什么东西!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真想找找童年的乐趣。本文回忆80年代中国人民过年时的喜乐场景。
图:农村老奶奶在煮年猪
80年代的物质比较匮乏,普通家庭甚至刚刚能解决温饱问题,那时的过年真的是充满了仪式感,平时不舍得吃一点肉丁的父母,过年时要割很多猪肉和猪下水,排骨、猪蹄什么的都有,那时过个年是很幸福很期盼的。
图:全家人吃饺子
在北方饺子象征着团圆,腊月三十除夕夜,一盘饺子寄托着亲人的团聚和思念,记得离过年好几天妈妈和奶奶就开始准备饺子馅,那时的馅很简单,白菜的、萝卜的,我喜欢吃韭菜鸡蛋的,但是那个年代是没有的!
现在吃饺子是家常便饭了,80年代的萝卜馅饺子,要把萝卜精细的处理了,切片、焯水、投凉剁碎等过程看似简单,往往需要忙活一两天。
图:蒸花糕、菜包子
花糕是北方鲁豫地区的特色过年面食,只有过年时才有,看着像五彩斑斓的大蛋糕,花糕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面食。每当进入腊月二十日以后,人们就开始忙碌着蒸过年的花糕了。蒸花糕所用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干枣,面粉必须用当年收获的新鲜小麦磨成的面粉。这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年年高、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花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结构清新、色彩丰富、绮丽雅致,情趣悦人,增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新年新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除了过年蒸花糕以外,还有个时候蒸花糕,那就是出嫁闺女的时候。不同的是,过年花糕都是篜得熟透了的,而嫁女花糕一般都不会篜得太熟的,寓意闺女当了媳妇以后会“生”孩子。
图:炸蕉叶子
蕉叶子是用面粉制作的油炸类食品,那时没有什么零食吃,只有等到过年时吃这个,还有一种叫做大白兔的奶糖,是无比的稀罕!
过年放鞭炮才是童年的乐趣所在,那时的鞭炮是“自制”的炮仗,不像现在的电光炮,那时的赶年集“鞭炮区域”绝对是最热闹的,卖鞭炮的商贩打擂台赛似的不停叫卖和燃放,热闹非凡、但是也有安全隐患,那时的自制炮仗很厉害的。大年初一大人放完鞭炮,孩子们总会第一时间去捡没响的拿去玩,既开心又热闹。
图:燃放鞭花
其实过年最期盼的还是希望能多吃一些好吃的东西,蜜三刀,一种甜品点心,过年时必备的节日礼物,走亲访友的标准配置。
图:蜜三刀
蜜三刀是一种油炸类甜性食物,外层有芝麻看着诱人,外焦里嫩,流行至今,各大超市均有,也算是传统美食了。
图:走亲戚
过年走亲戚,初二是走亲戚的日子,也就是闺女带着女婿回家拜年的日子,带上节日的礼物,大鱼大肉,新年的祝福,开着四轮拖拉机走亲戚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图:家宴
过年的家宴都会准备的非常丰盛,大鱼大肉自然是少不了,美酒佳肴举杯欢庆,互相祝福新年的到来,这个时候也是“酒鬼”容易出丑的时候,从中午喝到晚上,走亲戚抬着送回家的不稀罕,相反的客人不喝醉主家还会感觉招待不周!那个年代的习俗也象征着中国人的朴实、善良。
一年又一年,2021年祝头条朋友们新年一切顺利,心想事成,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新的一年小凡继续分享美食与生活…
注: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