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列潮州城七城楼之首,襟江控岳,护邑镇桥,为名城标志之一。
潮州广济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民国20年重修。这次修复恢复了明代风貌,为三层四檐木石结构,青瓦屋顶的宫殿式建筑。然而,原明代广济楼已不复存在,仅剩一些零构件,设计者只好依据清代潮州古城图的广济楼外观以及清代画家笔下的广济楼风貌,参考潮州城内遗留的明代建筑形式,再行设计,采取“落架重修”方式,即把老楼遗存的老构件按原位安上,充分体现“修旧如旧”原则。在城楼的梁柱装饰细节上,设计者主要考虑潮州传统工艺技术,同时也参考北京、西安等地古建筑中的民族特色,重塑具有中式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物建筑。新修复的广济楼比民国修复的原楼高出6米,宽度也有所增加。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飞阁流丹,巍峨壮观。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如遇夏秋,水涨潮急,舟帆点点,随波而下。时见江涛拍墩,时见浪花溅岸,画意诗情,殊足欣赏。楼内有联云:“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正是这一景观的大写意。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在施工过程中,于城门地下挖到了据传为明代知府王源所书的“广济门”匾额,原匾放大后安置在城门上,原匾则嵌于城门内侧。“广济楼”匾为著名书法家萧所书,“东为万春”则为国学大师饶宗颐重书,“岭东首邑”为书法家刘炳森的手笔。
广济楼的防震防风历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增大抗震力,楼的木梁柱节点榫接要求紧松适当,卡连结合,并采用了比杉木强度更高的红木作柱子及主梁,可以达到大震不倒,小震不坏的目的。为避免台风对屋顶的揭瓦破坏,楼的前墙面设置可拆出的窗扇,改用格子扇(潮州称闪门),可充分透风,檐下门顶过梁上也安上十字拱斗,留出空隙,可让风力分散。如遇大台风,打开窗扇,让风流过,则可收到保护楼体的效果。
按照三层四檐歇山顶型制,恢复1931年重修前的原貌;修复的依据是清代《潮州古城图》和有关的历史文献,并参照同期的明代城楼建筑,即城台恢复原高,但不加厚,保持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二楼的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恢复木石结构,取消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式做,拆卸构件经甄别后尽量利用,以保存更多历史信息;瓦面、墙体、地面、石质、台阶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面环窗改为格扇门,体现潮州古建筑特点和城防建筑粗犷的风格。同时还拟在各层增加对联、牌匾、历代潮州贤达之士的简介等内容,以提高广济门城楼的文化内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济门城楼将会重现昔日的光彩,为更多的游客提供一个旅游佳地!
广济门城楼修缮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恢复明代石木结构,首层地面标高为19.8米,保留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二楼的原水泥承重柱恢复为石柱,三、四楼仍用木柱,取消原水泥结构;梁架、门窗、栏杆、瓦脊等均恢复明代形式,拆卸构件经甄别后尽量利用,以保存更多历史痕迹;瓦面、墙体、地面、石质、台阶等表露部分不直接使用水泥;修缮后的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面环窗改为格扇门。已基本完成的广济楼城门建筑总高度为24.43米,比原城楼约高出2.4米。在内部装修过程中,施工单位专门从广西采购上等桐油作为木结构的主要油漆原料,并专门聘请潮州有名的古建筑师傅进行彩绘、贴金,更好地体现潮州古建筑特点和城防建筑的粗犷风格,从而提高了广济门城楼的文化内涵。
广济门城楼修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2004年1月上旬可全面竣工。届时,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壮观的广济门城楼,将以明代古城楼的风采重现于韩江边,成为我市“保护古城,建设名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