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对揭阳的工作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揭阳工作全局
(一)坚持思想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引向深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宣传贯彻,持续学懂弄通做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践行者。切实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揭阳工作全局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贯彻省委对揭阳的工作要求,紧密联系揭阳实践,更加自觉地在大局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把握总体要求。牢牢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新机遇,认清大局大势,找准方位方向,加大有效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借力,在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塑造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新机遇,主动融入“双区”、对接“双城”,主动接受产业、科技、人才、服务等各领域、全方位的辐射带动,大力招商引资,争取更多发展资源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延伸布局,以临港产业和旅游资源、农业产品等提供反向配套。牢牢把握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新机遇,以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为先导,着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与汕头、潮州、汕尾错位协同发展,打造沿海经济带新的发展极。牢牢把握“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发展定位,树立“乙方思维”,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城市、产业、交通布局,陆海空统筹、港产城联动,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提振再创业的精气神,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实现奋斗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应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入“双区”“双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内拓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现代产业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活力迸发,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老城区保护更新有序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街区打造成效明显,城市功能设施配套完善,千年古城彰显现代活力、文化魅力:“一城两园”成为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高地,各县(市、区)各展所长、各美其美,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开放共享、集约高效、绿色智慧、活力创新、特色优美的滨海新城加速形成,实现老城蝶变、新城崛起。
——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重大项目带动效应显现,重点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显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建成绿色石化、海上风电等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产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
(四)坚持规划先行。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统筹区域、城乡和生产、生活、生态,确定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十四五”规划间的衔接,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筹,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高效融合,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严格落实规划单元规范土地管理,激活存量,优化增量,整治低效,促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
(五)保护提升老城区。挖掘揭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推进老城改造,完善老城功能,以揭阳古城保护开发为示范引领,推动全市各地老城区出新出彩,特色古村落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活化、开发利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打造中山路、西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揭阳学宫、丁日昌故居、禁城、榕城双峰寺等历史建筑群,重现历史特色风貌,凸显“三山二水一古城”的山水古城空间形态。推进老城区集中连片改造提升,以新河社区为试点,规划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潮汕特色宜居示范区,示范带动老城区向“新城市、新产业、新社区”转变。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小公园、小绿地等休憩空间和景观节点,以“绣花”功夫推动老城区内涵式发展。
(六)加快建设城市新区。中心城区突出建设空铁港综合枢纽、临空产业集聚区,普宁突出打造商贾名城、创新之城,惠来突出“一城两园”建设,揭西突出打造生态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产城融合建设城市新区。坚定不移地把聚焦“一城两园”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作为拓展城市空间、建设滨海新城的主抓手,积极争取“省35条”政策落地,推动空间资源和高端要素集聚,重点推进高铁新城组团、科教新城组团、神泉湾文旅组团、总部商务组团、老城更新组团、华湖商贸物流组团等6个组团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榕江新城、粤东新城、普宁东部创新城、揭西北部新城建设,推动揭东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加强各地交通互联互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发挥自然山水优势,凸显自然优美的山际线、塑造生态宜人的水际线、控制层次丰富的天际线,加强山边、水边、海边以及城市中心区、门户区等重点地区管控,建设体育公园、展览馆等城市客厅和河流驳岸滨水空间。
(七)优化城市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理城市,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并加强宣传、强化执行。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效,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分解制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常态化抓好城市的整治、改造、监管工作,构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城区停车场所规划,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严格交通执法,推进交通安全和秩序综合治理。搭建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平台(综治中心)建设,完善五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镇街能力。
(八)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坚持高站位、严执行、立规矩、强震慑,坚决控违拆违、正本清源,保持整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普查在册的在建违法建设,固定台账、底数,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加快分类处置,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开展新一轮集中攻坚,对明确必须拆除的违法建设,2020年底前拆除完毕。建立网格化、全覆盖的联合巡查机制,加强法规宣传,守住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底线。加快推进问题楼盘处置,推动历史违建问题解决,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九)推动粤东城市群协同联动。加强汕潮揭都市圈合作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联防联治、合作机制协同创新、政策措施联合争取。争取国家支持粤东城市群设立“粤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交通共享,推进区域交通项目建设,加速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产业协同,推进临港空铁经济合作区建设,建立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强化生态共保,保护生态屏障,加快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三、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
(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吉化石化ABS、广物、泛亚、昆仑能源LNG、国电投海上风电和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等重大项目,做大做强临海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和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传统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进高、高上市、创品牌、提存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双倍增”计划,发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5G、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形成绿色石化、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产业链为导向塑造园区发展优势,引导推动各园区优先发展1至2个主导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企业集聚、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生态系统。打响揭阳制造品牌,扶持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集团,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制造业“小巨人”“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十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揽子扶持政策,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兴现代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鼓励世界1000强、中央大型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商务部认定或备案的跨国公司等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构建海(河)港物流、航空物流、公铁物流有机衔接,以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商贸业,支持商业网点、特色商圈规划建设,鼓励引进特色商业品牌,壮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贸易业态,推进物流与电商融合发展。引导电商企业升级提质,形成特色,规范经营管理。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服务业。大力发展康养服务业,支持发展“夜间经济”。
(十二)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品牌塑造,打造古城旅游、滨海度假、红色旅游、山地养生、乡村休闲、体育运动、文化体验等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发展揭阳古城、大北山、滨海等旅游集聚区,点面结合、串珠成链打造广东省山海风情休闲城市。大力推进古城文化游,挖掘整合古城文旅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积极培养传承人。 着力发展滨海旅游,加快推进神泉湾文旅项目,培育打造广东滨海旅游新标杆。支持揭西打好“红色”和“绿色”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好埔田“近零碳排放”全国特色小镇。擦亮“中国玉都”品牌,建设玉文化展示馆,打造玉文化主题旅游体验地。推动文体项目嵌入旅游景点、旅游线路链接文体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支持开展文化旅游特色主题活动。
(十三)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普宁青梅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惠来鲍鱼、揭西苦笋等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广惠来鲍鱼“网络节+云展会”模式。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工程,至2022年新增培育1个以上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个省级、30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模式。重点突破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探索成片集中流转土地,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十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体系,为产业强市提供支撑。以科技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为引领抓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强化产学研用多主体协作。创新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企业创新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信息对接机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发展高等教育,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用人才。
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十五)优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适时启动揭阳潮汕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汕汕高铁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揭阳至惠来铁路,规划建设粤东城际铁路,谋划推进广河客专联络线、潮州至揭阳高铁项目,加快汕湛高速、潮汕环线高速、兴汕高速建设进度,推进陆河至惠来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完善融入沿海经济带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揭普惠快速干线、“一城两园”快速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进贤门大桥,推动京灶大桥和高新区至机场新城隧道建设,提升榕江“两河四岸”通达能力。推动国道G206改线改造、揭阳大道北延线和南环路建设,形成“纵横环”交通格局。统筹做好揭阳港功能布局和码头整合升级,加快建设中石油配套码头和国电投前詹码头工程,推动建设中石油LNG、南海作业区2号港池、原油商业储备库配套30万吨码头工程,推动揭阳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
(十六)完善生态优先的基础设施布局。以榕江、练江、龙江水环境治理保护为重点,深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整治根除黑臭水体,推动农村雨污分流工程尽快全面建成,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至2022年建成171.4公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健全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至2022年榕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固体废物管控和处置能力,推进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危险废物焚烧及综合处理项目、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和普宁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综合治理工业、车船、扬尘和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等污染源,打赢蓝天保卫战。
(十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支持建设“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建设一批5G智慧农业产业园,至2022年实现市区、县区及重点镇区5G网络连续覆盖,实施乡村5G网络覆盖工程,全市5G基站超过8000座,5G用户数超过20万,5G应用场景超过100个。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加快千兆宽带接入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和园区,推进公共充电桩、智慧零售终端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建设,形成基于“云计算”的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中心。
(十八)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施揭阳引韩供水工程、市龙颈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引水工程、揭东东部水厂、普宁市北部中心水厂等重点引水供水工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完善榕江、练江、龙江等流域防洪体系,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优化电力能源运输输配网络和加油站布局,推进集中供热,加快建设国家电投揭东燃气热电联产项目、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分布式能源二期项目,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至2022年底前完成农村地区存量的“低电压”治理。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乡村规划、“厕所革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农房建设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
(十九)建设优质均衡的民生保障设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引进优质办学资源,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增加幼儿园及中小学(含特色教育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新(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校舍和附属设施,筹建广外附设揭阳外国语学校,加快广工揭阳理工学院建设。实施健康揭阳战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入发展,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落实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提升市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三级标准的市妇幼保健医院,规划建设广工揭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推动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升级,建设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设施,健全农村文化设施配套。加快养老、托育、优抚、社会救助等保障设施建设。
五、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十)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最优最好最先进,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持续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府服务。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制度,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坚持市级“零”自行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推动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市、区),县级审批服务、行政执法等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指导各地各单位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设立“企业服务官”,推行重大项目代办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确保2020年底前将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70个和50个工作日内。完善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一口受理”功能集成,探索准营事项“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实现开办企业1个环节0.5天内完成,其他准营事项1天办结。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没事不扰”。
(二十一)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结合“粤省事”“粤商通”推广应用,推进政务“指尖办”,全面实现“不见面”审批、所有高频事项网上办结,探索“秒批”系统建设。依托“粤政易”等平台,建设覆盖市、县、镇、村的协同办公网络。统筹推进省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揭阳节点建设,加快打破“数据孤岛”,深化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城市管理、货运治超、环保监管等领域“互联网+”应用。
(二十二)构建重商安商亲商环境。健全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机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1+1+12”政策体系等惠企措施。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开展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建设平安揭阳、法治揭阳,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各类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及时受理企业投诉,建立多元商事纠纷调解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鼓励公职人员靠前服务、排忧解难。旗帜鲜明支持和服务企业家干事创业,提高企业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扎根揭阳创业兴业。
(二十三)大力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聚焦重大项目,积极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围绕产业体系和重大平台,力争引进一批标志性、骨干性重大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建立以市为主、县(市、区)参与的“1+N”招商工作机制,上下联动招商。加强招商队伍和能力建设,组建重大项目招商专班,探索实行购买第三方招商服务,发挥驻外机构作用,统筹运用以会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实施“乡贤回乡兴业计划”,每年组团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构建要素支撑体系,强化土地供给、环境容量、财政金融、人才引进培育等政策保障。按照一名领导负责、一个小组服务、一张时间表推进的“三个一”服务制度,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二十四)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办好政治要件,党委(党组)书记亲自抓落实,形成闭环落实机制。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党组会议的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主要内容。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两个维护”十项机制。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市领导同志定点联系基层、企业,指导解决困难问题,抓好工作落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完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好人大、政协工作,加强统战工作,改进群团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广大侨胞的积极作用。
(二十五)激励担当作为抓落实。发挥“头雁效应”,从市委常委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带头喊出“跟我上”,带头啃骨头、打基础、谋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推动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看准的工作、确定的项目,一刻不停地往前推,不达目的不松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运用“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用好监督执纪“七个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动态正负面行为清单,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抓落实干事业。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点燃再创业激情。
(二十六)培养锻造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以市县镇村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干部学习力,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全力推动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落地,集中力量和资源招揽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二十七)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好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制订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党建扩面提质增效,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实施党员先锋工程,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党建“整镇推进、整县提升”创建行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优化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二十八)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成果,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等懒政怠政、损害营商环境、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切实发挥纪律建设的治本作用,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巡察工作,扎实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落实。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以再创业的激情和担当,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开创揭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向全市人民交上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