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年春节,乾隆微服出游,途经一个村子,进村后看见一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站街头数一数二;
出门去盖地遮天。
横批:
先斩后奏
乾隆皇帝一看,心想:“这户人家好大胆哇!站在街头数一数二,他最大;出门去盖地遮天,好威风!还敢先斩后奏。当今皇上我,还没封给谁这么大的官呢!”
他有心上门问罪,可转念一想,常言说能人背后有能人,我还是了解清楚了再说,不能闹笑话,于是他便走到这家门前拍了拍门。
过了不久,里面一个老汉走了出来,只见他身穿粗布短衣,头戴毡窝窝帽,是个平平常常的庄稼人。
乾隆上前问道:“您老是当家的?”
老头说:“对呀,这位先生有什么事吗?”
乾隆说:“没事,没事,我看您门口这副对联写得妙,特来向您请教呢!”
老头儿笑了笑说:“唉,您瞧我满脑袋的高粱花儿,您还说什么请教啊!”
“您家有当官的?”
“别说这辈子,就是往上推个十辈八辈的,也没个官毛毛!”
“那你们家门口上的对联是怎么回事?”
“原来就为这事啊?那是孩子们瞎写的!”
“为何说站在街头数一数二呢?”
“噢,我大儿子贩粮食,每天到集市上用斗给人家量粮食,量一斗喊一声:‘哎唉——一啦!’‘哎唉——二啦!’为的是让买主卖主都明白,这不是站在街头数一数二是什么?”
乾隆一听乐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又接着问,“那出门去盖地遮天呢?”
“唉,我二儿子是个棚匠,每天出去给人家搭棚,搭棚可不就盖地遮天哪!”
乾隆大笑起来:“那先斩后奏呢?”
老头回答:“这事也是个笑话,我三儿子是个厨师,给人家做饭,每天要杀鸡宰鹅,再做(方言念‘奏’)成熟的,好让人家吃呀,这不是先斩后奏么?”
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连声称赞说:“聪明!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