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来到头条,重新拾回了写文字的习惯。
平常把一些小心得、小感受、小发现、小惊喜发在微头条里,和朋友们交流,感觉很开心,情感也充实。偶尔发发长文,记录生活,展示美好,倾吐不快,记忆时光,感觉生活丰润了好多。
无论写作、评论、回评,都是用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的过程,充分地融合了大脑的活动和情感的共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反复地呈现感性的语言、理性的思想、诚恳的语气、平等的态度、达观的性格、有益的经验等等,不论何种形式,都让人觉得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最近,我在以文会友的过程中,就有几件小事,让人心生愉快。
第一件:神了!
三天前我写的《时光弯曲处,是等待回望的光》,今天我读林清玄的散文集,总感觉他在自序中有几句话,与我当时的表达,或者在心境,或者在立意上,竟有一丝相通之处。
1. 作者写:“每当重读自己的小作,仿佛循着时光的河流向上游前进,两岸花树宛然,群山微风依稀,好像活了一次”
我写:“不仅仅为了怀旧,而是沿着旧书的经脉和老照片的指引,追溯无痕的岁月,去回望来时的路——在那时光通道的暗处,站着曾经真实的你”。
2. 作者写:“文章总是维持它最初的样子,年轻的依然年轻,感动的还是感动,只是写作的人,皱纹更深了,鬓发更白了”
我写:“时光确实飞逝如电!时间把我们冲刷得面目全非,那个仗剑天涯的少年,那个壮怀激烈的青年,那个虎胆龙威的壮年,全部在岁月的河中隐去。只剩下书中的故事在继续,依然精彩如昨”。
3. 作者写:作家还是比一般人幸福呀!因为留下了作品,因而保留了时光,镌刻了情感,使一切逸去的,留下了余音遗响,活色生香。
我写:回去重温一下书房里的旧书吧!也许会让你想起一个无风无雨的午后,一场风花雪月的相遇,一次有惊无险的重生,一场痛快淋漓的豪醉,一个毅然前行的身影。
真的,在我想来,竟与这个遥远的陌生人有那么一些心意相投的感觉了。当然,他是大作家,我是小草民,不能比的。我指的是人性上和心灵上的那么一点点契合。朋友们应该懂我的吧!
第二件:奇了!
还是讲上面那篇文章。那是昨天,翻看到一个友友的文章,惊讶之余,我兴奋地留言:“天哪,和我取的名字异曲同工,只是我没有你写得好。请友拨冗一读”。他的文章名字叫《时光斑驳处,聆听岁月回声》。
当然,友友并没有来拨冗一读,我知道他给文章取得名字更好。可能我大惊小怪了,但他不知道的是,我当初给自己这篇文章取名叫《回望时光,有书为证》,如果是这个名字,那我就不能去套近乎了。
第三件:乐了!
就在坐轻轨回来的路上。看到友的配图微头条,两句话:“日落西方 风从西来”。
字少,就八个,但有味道。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就好像太阳下班了,风又来接班。于是我留言:“是交班了,风来接太阳的岗”。呵呵。
友反映很快,马上回评:“哈哈哈哈哈,这个说法好。应该直接就写,打东边来个太阳,打西边来了股风,赶在西边交接一下”,足够幽默。
好吧,接着忽悠:“我看行!”。我接着意犹未尽的又发一条:“名字就叫风唤阳,或阳颠风”。
估计,对面的友友是大笑了,说“大才啊,佩服的五体投地,厉害厉害”。最后是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七个哈。
我就带着这份愉快回家了。
在头条的生活,有太多这样神秘的、开心的、感叹的事情和真诚的、侠义的、快乐的朋友,等着我们发现和体会,这真的让人在精神上无比快活,那与三毛五块的收益无关。
致谢读者,感谢阅读,我是浩如烟GG。篇幅关系,就写到这里。如果朋友们感兴趣,以后再接续这个话题。谢谢朋友们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