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阿舅:潮俗婚礼的特殊角色

       西式教堂婚礼有一群“喜童”,童真无邪,欢呼雀跃,犹如一群小天使,为教堂婚礼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

       但是,西式教堂婚礼,既有童男也有童女。而我们潮俗的婚礼,只有一名男童随新娘伴嫁,称为“阿舅”,是结婚人家当日的上宾,婚宴时可以坐东一位。

       结婚当日,新郎、花轿、伴郞和亲戚朋友挑着彩礼,由新郞的舅父(此时已升级为“老舅”)提灯领路,来到新娘家迎亲。完成了在新娘家的仪式后,新娘上花轿,伴房(一般是新娘的长辈伯母婶母姑母舅母等)和伴娘、阿舅(一般是新娘的弟弟)伴新娘而至。一些地方阿舅要备有礼品到男方家,这礼品除要有雌雄鸡一对,象征能生育外,特别要备上一瓶灯油,其意为男方“添丁”。所以阿舅在一些地方又叫“掼油舅”。在我们澄海,旧社会阿舅带来的东西有槟榔十二粒,大桔一对,装在一个叫做“槟榔鼓”的食盒里,代娘家带“仔婿包”十二个,猪肉一块,送给姐夫家,用于新娘进门之后拜司命公之用。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潮俗对“阿舅”特别看重,不止婚礼的阿舅,以后每年春节“探正”,也非常欢迎阿舅前来,因为“舅”字谐音“有”,象征着“富有”,所以男方要“老舅”提灯,女方要小舅子伴嫁。

做阿舅:潮俗婚礼的特殊角色

       潮俗的结婚、入宅等仪式特别需要阿舅参加,能博个好彩头。潮汕的外甥也与阿舅关系特别亲厚,澄海民间有句俗话:外甥食母舅,同无食出有。又有一句口头话:老舅澍(注)屎。“澍屎”是责怪的意思,旧社会,无论兄弟不和,还是婆媳矛盾,都可以请阿舅或者老舅来做“公亲”,阿舅这边骂几句,那边劝几句,问题就解决了。旧时兄弟分家,阿舅也是分割财产主持人的不二人选。

       做阿舅的角色,一般不能比新娘岁数大,也不能太小,六岁到十六岁比较合适。做阿舅要穿像过年一样的新衣服,姐姐会在准备嫁妆时为这个伴嫁的小弟准备一件新衣服。过去生活困难,与邻里借穿一天衣服去做阿舅的也有很多。因为有些阿舅,根本就不是新娘的亲弟弟,有的是堂弟,有的是表弟,甚至哥哥的儿子(侄子)也可以在姑妈出嫁时临时冒充弟弟去做阿舅。

做阿舅:潮俗婚礼的特殊角色

       到了姐夫家,一家人都要热情接待这个“阿舅”,亲家母和姐夫要各备一个厚重的红包作为阿舅的礼金。

       旧式婚礼,阿舅虽然是个孩子,但婚宴上却是要跟夫家最尊贵和辈分最高的客人同桌,而且要坐东一位,俗称“坐上位”。阿舅这一桌 因为有了阿舅这位特殊客人,所以要有“四点金”,一盘切成小块的整只鸡,不但要保留鸡头、鸡翅、鸡尾、鸡脚,还要在鸡肉的四个位置点上四点红色,故称“四点金”。鸡头要朝向阿舅。宴席之前,亲家的人会专门吩咐阿舅,桌上什么都可以吃,就是不能动鸡头。阿舅这一桌,不论客人辈分有多高,只有阿舅动了筷子,宴席才算正式开始。午宴过后,阿舅任务完成,就必须辞别姐姐回家了。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