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的动物舞蹈

  潮汕有“营神正二月”的习俗。正二月间,潮汕乡村社日的游神赛会如火如荼,潮乐最响时,人声鼎沸处,必有“动物”出现,而且翩翩起舞!东乡舞火龙,南村弄虎狮,西庄跳麒麟,北里耍鳌鱼,中社奔蜈蚣,上寨跳布马,下厝闹咬鹅。潮人对动物舞蹈乐而不疲,蔚为风气,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潮汕先民们因崇敬猛兽而起舞,以起舞求吉祥,这是舞龙、麒麟、狮、虎的缘由。

  潮汕舞龙有火龙、布龙、草龙、龙灯、双龙等,皆模仿传说中龙的飞腾、跳跃、翻滚、嬉耍等动作,神威凛凛、雄健虬劲。舞蹈过程中辅以烟花、爆竹,在烟雾缭绕中给人神秘的感觉。

  潮人对舞狮情有独钟,青狮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驱魔避邪、迎祥纳福的意味,也有强健体魄、自立自强的内涵,叶春生教授说“潮汕狮舞展雄风”。

  揭阳青狮作为传统潮汕狮,体形硕大,外表狰狞威猛,特别是一抹洁白的眉毛分外的醒目,自古民间就有“青狮白目眉”和“狮王”的美誉。舞狮人必须有强壮体魄、甚至要求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揭阳青狮舞,体现潮人强悍进取的秉性。

  潮人舞禽畜与水族,却有着感恩与天人合一的情怀。

  澄海著名的双咬鹅舞,是艺人在观察当地名产狮头鹅的形态习性的基础上,并依据潮州大锣鼓乐曲《双咬鹅》而创作,音乐形象与舞蹈形象美妙交融,相得益彰。潮汕是水乡,适宜鹅生长,鹅为潮乡人民带来物质财富,为表达喜爱之情,就跳起“鹅之舞”,天地同乐。

  饶平的布马舞,服饰道具相当精美,舞姿欢快矫健,生动活泼。布马舞渊源与“泥马渡康王”及文天祥“状元游街”的故事有关,有感恩祈福,也有得意荣耀的意蕴,深受潮人喜爱,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水网密集,且濒临大海,水产海产与潮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潮汕乡村多有舞鳌鱼、九鳄、龙虾、鲤鱼等水族舞蹈。

潮人的动物舞蹈

  鳌鱼舞有深远的寄托。首先,鳌鱼被尊为鳌鱼神,是渔民保护神,在沿海是渔民们自然崇拜的图腾;其次,鳌鱼舞体现“独占鳌头”的意头,为有深厚状元情结的群众所喜闻乐见。

  九鳄舞为惠来县独有的民间舞蹈,为感念韩愈在潮州治鳄而演变而来。

  鲤鱼舞蕴含喜庆有余的寓意,龙虾舞乃是庆丰收贺兴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满足群众文化娱乐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潮汕艺人不断对动物舞蹈进行概念创新并把现代科技中的光、电、声、影融入到舞蹈,浓化神话色彩。这些创意,充分显示了潮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蜈蚣,五毒之首,本来与吉祥喜庆是粘不上边的,但澄海西门乡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动作迅捷,特有意趣,激发编排蜈蚣舞的灵感,制作并设计了可供舞蹈、全长22米的蜈蚣躯壳以及整套舞蹈动作,因风格独特,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文艺演出,被美国舞蹈家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广场舞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人的动物舞蹈

  已传承百年的蜈蚣舞,群众之所以接受,首先是谐趣,平时感觉“怕怕”的蜈蚣,现在居然可由大家操纵来“跳舞”,实在可笑可乐;其次还是辟邪祈福;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显示乡里的实力。蜈蚣舞道具的制作繁琐,花费不菲。潮人重荣誉爱气派,一场气势磅礴的蜈蚣舞,乡里能长多大的脸!

  潮汕“风筝王”陈旺松曾自制140米长“载人风筝”成功放飞,在动物舞蹈的制作创意上,也有喜人的成果。他创作麒麟头、金龙鱼身的独特舞蹈道具, “大鱼”鱼腹空间宽阔,全身都可拆卸。而突破性的创意是 “大鱼”尾部的设计。潮汕动物舞蹈中具有尾部的道具多静止不动,陈旺松利用轴承设计成“活尾”,表演时仅需由最后一人控制,便能让尾部在舞动中灵活摇摆。

  潮汕动物舞蹈,舞动的是独特的文化,激发的是无穷的创意,传递的是纯粹的欢乐。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