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灶浦市的历史变迁

  集市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的场所,古代也叫“墟市”、“集墟”,在民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的灶市社区,就存在一个历史较为久远的集市——灶浦市。

  灶浦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灶浦、沟头、寨头、金沟、东仓、溪西寮、下底、堂后、埔上、上底、桥头、洋贝、田东13乡组合七股共建,原称铭恩市。在此之后,堂后籍举人黄劳谦有一次到集市闲逛,看到邻村之人都到这里做生意,在市场里买东西的人也是摩肩接踵,就随口而出地说:“埠头合七股,热过苏州的乍浦”,随后“乍浦”逐渐取代“铭恩”之名。又因“乍”与“灶”潮音近,后改称“灶浦”。

  灶浦市地处榕江的支流,水路交通发达,在潮汕平原制糖业发达的时期,它还具有港口的功能。宋元以来,潮汕一直是以种植甘蔗来产糖的区域。糖的产地主要是在揭阳、潮阳和潮安一带,而潮阳产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属于内陆区的赤寮(谷饶),其对外出口需要通过当时的灶浦港。乾隆十三年(1748),潮阳县令李文藻在《劝农诗》中写道:“岁岁相因是蔗田,灵山西下赤寮边。到冬装向苏州卖,定有冰糖一百船”,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蔗糖制好后,用肩挑经过赤寮、井岭,然后到灶浦港出海去到苏州的情形。

  20世纪40年代,灶浦市商贸活动较为繁荣,有粮食柴草交易场、肉菜市场、杂食市场和牲畜交易场四个市场。由于交通便利,灶浦市覆盖周边六七里近邻乡村和揭阳京岗部分乡村,市集有名号商铺37家,当中以下底和埔上籍人为主。此时的灶浦市经营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其中影响力较大有“和发”与“新丰”两家米行。每年一到夏秋收获季节,这两间米行总是大量收购廉价稻谷,于青黄交接时节将之加工成大米,并根据市场行情既在本地出售,也有运往汕头、揭阳、潮安、达濠等地出售牟利。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汕头后又将魔爪伸向潮汕各地,沿榕江要地多处有日军据点,唯独灶浦市附近区域没有日军驻扎,且有抗日自卫队在此守卫,故此灶浦市是当时较为安定的区域。毗邻区县的商人,多到此地驻足转程,货物也多在此集散。有些商人经常选择在夜间经过灶浦,集市的服务行业应时而生。据史料记载,当时有固定卖食者35摊,还有四季香茶馆,南芳园酒家等。

  20世纪50至70年代,政府先后在灶浦市周围设立国营粮食站、供销合作社、潮汕抽纱公司灶浦潮揭加工组、农业银行营业所、邮电局等,使人口的流动更加频繁,从而为灶浦市的商贸活动繁荣提供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灶浦市的规模逐渐拓展,占地面积5480平方米,扩展两条商业街道,商店100多家,市场固定商贩多为当地居民,日赶集人数达5000人次。随后又新建综合市场一个,占地面积约40亩,商铺100多间,摊挡100余位。

  随着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周边陆地、航空等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加之榕江航道的堵塞,如今的灶浦市已褪去了当年的繁华,遗存下来的点滴历史痕迹,成为我们追溯昔日时光的凭证。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