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楚汉时期,楚军和汉军在连年的征战中已是精疲力竭,最终划分楚河汉界,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又得到战功卓著的韩信和彭越前来相助,刘邦内强外实,臣子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项羽,于是刘邦背弃和约,向项羽发起了反攻。

  之后项羽失势,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围得铁桶一般,虽然一时难以突围,但霸王的英雄气概犹在。

  刘邦为了从精神上彻底摧毁楚军的斗志,于是传令三军,昼夜不停的大唱楚地的民谣。

  忧伤的楚地民谣从四面八方不绝于耳的传来,勾起楚军将士的思乡情绪。结果,这一招“四面楚歌”之计大为奏效,项羽大军的军心彻底崩溃,疲于征战的将士纷纷投降汉军。一时间,剩下的项家军已不足千人。

  面对刘邦的穷追不舍,项羽二十八骑和美人虞姬逃至东城。痴心一片的虞姬希望用自己的死换回项羽的重新振作。然而,区区二十八人又怎抵挡刘邦几十万汉军。

  当项羽突杀得只剩下自己和乌骓宝马时,穷途潦倒的霸王项羽单枪匹马逃至乌江,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抱憾,自刎于乌江,结束了霸王戎马沙场的短暂一生。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