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基民”跑步入场!这些买基误区 你中招了吗?


原标题:90后“新基民”跑步入场!这些买基误区 你中招了吗? 来源:天天基金

  股市牛市躁动行情,加上基金去年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基入市”。2021开年以来,基金发行延续着去年的火热势头,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公募新发基金市场的单日募集规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投资者对基金的购买热情可见一斑。

  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2020年虽是权益类基金“大年”,但部分基民追涨杀跌、频繁操作,最终导致收益缩水,没有跑赢基金平均收益。那么,作为新入场的投资者,你买基金是否在追热点,是否频繁追涨杀跌?这些投基误区千万别犯。

误区1,喜欢追热点买基金

  虽然新入市的投资者都表示,自己会按照多个指标来选择基金,不过谈及基金净值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大部分年轻人都表示自己不太熟悉。

  央视财经记者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数位基金投资者。他们普遍表示,虽然自己会通过基金经理的履历,行业的前景等信息来选择基金,但朋友或者网络大V的推荐仍然是自己买入的理由之一。

  基金追热点并不能说赚不到钱,但这需要投资人的择时能力。

  什么是择时?就是你选择什么时候入场、退场,也可以说是你对市场的预判能力。

  巴菲特曾说过一句话,“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普通的投资者在择时上能做的,就是别在市场狂热的时候进场,我们都是普通人,在知道某个主题、行业是热门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间,这个领域可能已经有太多钱涌进来、过热了。

  收益的数字在落袋为安之前,就是一个数字,追热点这件事总的来说,真的是很看运气的。

  虽然很多热门基金在此前一段时间涨势喜人,但这可能也意味着基金所属的行业估值已经偏高,在此时买入,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此外,很多新发行的基金虽然基金净值仅为1,但其背后的行业已经涨了不少,净值低并不意味着这只基金会有巨大的盈利空间。投资股票型基金最重要的仍是自己对行业未来的判断,而指数基金则需要长期坚定的持有来获得收益。

  大部分追涨杀跌最后的结果可能都非常不好的,其实还不如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分散投资、长期投资,去获得整个中国A股市场的红利。

误区2,像炒股一样买基

  先炒股后买基、或者同时炒股买基的人,很容易将炒股的习惯带来基金里。

  1、最常见的就是试图做短线操作。基金偏长期投资,所以赎回的手续费一般是持有时间越短、手续费越多。如果频繁买卖,一通操作下来,钱没赚到多少,手续费倒是交了不少。

  2、像打新股一样买新基。“新”这个字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力,但注意,新基跟新股不一样,买新基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收益;如果想打新股,应该去买那些会打新股的基金。

  3、买基金的时候很看重净值。这是一个大家意识到,但总会容易犯的误区。相信大家自己也知道,你有1000块,不管你买的基金是净值1块的、还是净值2块的,它涨了10%,收益都是100块。但还是有些朋友会觉得份额越多越好,这个是需要尽快避免的。

  这里要提下的是,有时候我们能看到某只基金某天净值暴涨,这一般是机构大额赎回了,大笔资金的赎回费归入了基金资产,净值就跟着暴涨了。

误区3,只关心基金短期收益

  判断一只基金好坏,不能只看短期绝对收益。比如现在是熊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不赚钱是很普遍的,但不能因为一只股票基金亏损,就认定它是坏基。而是应该看相对收益。

  相对收益,往大了说是指要把它跟类似风险等级的基金比较,比如某只基金是混合基金,就可以看看它在混合基金里的排名;往小了说,就是把它跟同主题、同投资风格、或者同跟踪标的等同类基金比较,比如某只基金是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就应该看看它在所有的中证500的指数增强型基金里的排名。

  由于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各部分持仓的比例都比较稳定,这条“看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是针对混合型基金的。

  我们可以从基金的季报里,看到一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它是一只基金成绩的“及格线”,反映的是这只基金的资产配置方向、投资风格。

  基金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可以在“基金公告”里找到,建议大家多看看季报。

  另外,看业绩要看1~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业绩,但成立时间长的基金往往换过很多次基金经理。所以大家看基金的历史业绩的时候,要注意以基金经理为周期看。

误区4,扎堆买爆款基金,盲目追基金经理

  不可否认,能发爆款,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基金的规模是业绩的杀手,规模过大,尤其是几百亿的规模,会影响基金经理的发挥。

  明星基金经理也并不都值得大家追捧。基民由于缺乏必要选基知识和甄别能力,跟风买基、追逐明星成为必然,而这带来一连串问题。

  一方面追逐明星策略性价比低,超额收益持续性差,而极致的业绩往往隐含极致的偏离风险;另一方面,跟风买基往往造成产品与自身风险容忍度不匹配、与现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连串问题,造成短期频繁申赎基金,投资收益被申赎成本大量损耗。

  如果市场震荡加剧,老基金由于仓位较高,波动可能会加大,这个时候投资新基金反而较好;如果市场处于很明显的趋势行情中,新基金由于建仓需要时间,仓位不一定高,这个时候配置老基金或许更好。但是客观来说,并没有那么绝对,很难说新基金一定比老基金好,或者老基金一定比新基金好。

  有的投资者会因为追的基金经理跳槽而赎回基金,跟着基金经理走,实际上,基金经理的成就离不开背后的投研团队,一旦基金经理跳槽之类的事情发生后,新公司的投研团队如何很难判断。如果和新的投研团队磨合不顺利、或者新团队投研水平一般,即使是优秀的基金经理也难以发挥。

误区5,持有基金太多太杂

  相信持有10多只以上基金的投资者不占少数。一般听别人说哪只基金好,就买上,买着买着,一不小心就买多了。买基金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应该挑选一些优秀的赛道和基金经理,有所侧重地投资。

  强+强≠更强。买的时候你以为都是好基金,反而可能只能取得平庸的收益。因为持有太多策略容易相互抵消。还有的投资者持有多只持仓类似的基金,并没有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建议同一基金经理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合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在同一个基金经理下面同一时间买了好多只,其实最后业绩回报相差并不大。可以根据规模、历史业绩选择一只基金长期持有。

  同样的道理,不同基金经理但持仓高度重合的产品,也只要保留一只即可。

  同一类型、同一板块或相同风格的基金,选择1-2只即可。

  我们要习惯于把投资组合视为一个整体,如果通过调整持仓比例就已经可以满足个人的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那再新增配置基金可能都是给自己增加负担。

  当然了,也不能忽略持仓中单只基金的表现,如果某只基金的收益长时间排名同类后四份之一,那么这样的基金可以考虑剔除掉。

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避免被市场情绪扰动,尽量不做“高申低赎”的操作。

  二是降低换手,坚定长期持有。选择定投优秀主动基金或者指数基金,也是长期能较好分享股市收益的一种方式。

  三是不过度看重基金短期排名,盲目追逐明星基金经理。

  四是分散配置,选择不同风格的优秀基金经理,优化组合配置,分散风险。可以关注FOF,让专业人士帮忙进行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

总结:

  1、不要盲目信任网站推荐的基金,这些基金可能历史业绩不错,但也可能只是当期领先而已,那些暴涨的基金看起来诱惑很大,但往往他们就是微笑杀手,你驾驭不了他们的。

  2、不要盲目听其他任何人给你推荐的基金,要知道每个人期望收益不同,能承担风险不同,对行业及经理的认知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最起码你要告诉别人你能受得住多大的回撤,投资的时长多少,期望的收益是多少。

  对新基民来讲,投基第一个目标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去适应这个投资方式,感受这个投资方式的特点。当新基民有了一定体验后,再谈赚钱也不晚。

  3、一开始少投点,慢慢的加仓,不要一把梭,觉得错过今天就不是好机会了。机会多得是,机会不是来自市场的涨跌,而是你自己的认知。定投或分批投应该适合大部分新基民。

  4、不要追热点,你追不上的。如果真的看好某个具体行业,比如新能源,医药,可以先选两三只基金少买一点埋伏着看看,以后有回调了可以慢慢加仓。人生很长,机会很多,不要冒险。

  5、如果真的不知道买什么基金,去买获奖的基金相对靠谱,比如晨星基金奖,金牛奖等等。不过也要对比一下波动,回撤等数据,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

最后,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多学习一些基金的基础知识,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做好心态的调整,克服内心的恐惧和贪婪,把资金交给有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管理,做长期投资,真正体会投资的快乐吧!

  (文章整理自财富号)

(责任编辑:DF519)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