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大人告诫我们要认真读书,千万不要去赌博,云:“读别人书众人惜,博家己钱众人恼。”我等男孩儿几乎都有“儿童多动症”,做作业不安心,做一会动一会,老是做不完,大人们会说我们是“搬宿鸡母生无卵”。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所以我听得更多的是跟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气候谚语、节气谚语和农业谚语,诸如“早出日头唔成天”“风时雨落唔过田垾”“夏至,稻好试”“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冬节年脚边,家家挲甜圆”“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等等。
上面这些用句子的形式来表现的、凝练了一定的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话”,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谚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说:“(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短通俗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是群众生活经验的结晶。” 谚语,民间也叫“俗谚”或只叫“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温端政主编《古今俗语集成。说明》第1册第1页):“俗语一词是汉语的固有语汇,具有自己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底蕴”(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第148页)。
由此可见,谚语两大要素一是形式上必须是“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二是内容上必须是“具有自己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底蕴”“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而正因为其形式上又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才能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在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也为民俗学家、方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所青睐,英国著名民俗学家查。索。博尔尼在其《民俗学手册》中指出:“有韵的俗语、俚语等,平时常挂在口头的人,虽然不会去理会它的原来的涵义,但就采风者而言,却是颇具科学意义的。”(《民俗学手册》,程德祺等译本第237页。)
综上所述,方言谚语确实是某个区域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因而各地研究地方方言和历史文化的学者都重视收集和研究方言谚语。饶宗颐先生主编的《潮州志。风俗志》卷五“通俗偶语”之甲就是“潮谚集联”,其中用潮汕谚语集成的对联如———六字句:偷食不知拭嘴,临嫁正来扎脚;人畏字牛畏鼻,马行日象行田;好头不如好尾,关嘴强过关门;龙眼核拭屁股,西瓜皮扒脚臁;七字句:今年番薯旧年芋、上钱橄榄落钱姜、张公辖犁张公驶、个己做枷个己担、大人说话句句着、猪仔好卖墟墟来、棚顶做戏棚下有、床头相打床尾和。
根据谚语所反映的意义内容,大致可分为“生活谚语”“农业谚语”(农谚)、“渔业谚语”(渔谚)、“气象谚语”“经济商业谚语”“医疗保健谚语”“文化教育谚语”“戏曲艺术谚语”(戏谚)等等。这些谚语内涵丰富、深厚,用词精炼、形象、生动,结构相对固定,且多押韵,琅琅上口,易记易传,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们的形成除了一部分来源于对前代文化遗产的继承外,大部分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所以它对人民群众的活动、思想和与此有关的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反映就比较直接和全面。潮汕方言谚语是潮汕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它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语音音乐美的塑造、语义取譬的事物上又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方特色。小时候看王杏元的《绿竹村风云》,一句“日出鸡卵影,落雨摆钵囝”活画出饶平山区农民茅屋之破败形象,至今不忘。有些谚语经过世世代代老百姓的千锤百炼,很有哲理性,几近“格言”了,如“生囝唔读书,不如饲大猪”“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等等。
行文至此,又想起了另一句谚语:“老人呾话,挈纸好包”,说的是经过祖祖辈辈劳动人民创造并凝练出来的这些含有泥土芳香的口头谚语,实际上句句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的至理名言。
惜乎哉!80后以降的潮汕后生囝们,已经所学无多了,恐怕总有一天,《潮汕方言熟语辞典》所收集的这些宝贝,将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