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纱灯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湖北省黄冈市元宵挂纱灯历史久远。据《饶平郑氏族谱》记载:“世居漠山(今大澳乡)六世祖清隐公寓南饶,一年元宵到瓮城余氏大祠观灯,被嗤为乡下佬,归而散资助族人迁居瓮城外,后购得叶氏花园废址建大宗祠。年年上元升满棚活灯……”郑氏清隐公是明弘治时人。由此观之,黄冈上元花灯,于明代已盛之。而挂纱灯又十分普遍,凡祠堂、庙宇皆有。所以,制作纱灯,也就成为黄冈一项独特的汉族民间工艺。
黄冈纱灯分为企灯和活灯两种。以镀锌铁丝扎稻草为骨架,以浆糊涂上废旧纸,再用丝纸扎成人形,然后根据不同角色,用丝、绸、布、纸、亮片、珠、金线及其他饰物,间以描绘,剪贴为袍服盔履、冠帽,装上潮州浮洋出产泥塑彩色“灯头”而成。活灯则要在身及肩嵌入竹管,中间装上铁丝或竹片,使头与手能转动。棚中则置大轮三个,套以牵引大索,连接拖动竹条。每身灯都系小绳于竹条,大索一拉,屋棚移动,再拉则复原位。
黄冈纱灯最具特色是:身段与活动和真人酷似,举手投足,有舞蹈感。穿戴饰物华丽,一折一皱皆极自然洒脱,栩栩如生。它植根于汉族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汉族劳动人民精神生活,反映美好愿望,美化节日环境的作用。祠堂挂灯,每身高七寸,庙宇一般五寸,最小三寸。不论企灯、活灯,上灯屏时,都得配以楼阁亭榭、树木花草。其大小高低,与灯棚相适应;楼阁亭榭不仅金碧辉煌,且全套立体,一梁一柱、飞檐垂带、瓦片檐口、门窗牖扇、台阶砖石,仿如真物,有如古代繁华都市、宫殿、园林的缩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