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三饶彩青

       三饶“饤桌”也叫“摆桌碗”、“摆碟”,是当地元宵节陈列在街上的传统食品花样工艺。饶平是古中原南迁移民由福建进入广东的必经之地,古代饤饾摆设文化随移民传入三饶后,当地民众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饤桌”制作融合了雕刻、彩绘、造型等民间工艺,因此又称为“彩青”艺术。


饶平三饶彩青

       “饤桌”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斋桌,以五谷等种籽组成,也有用果品堆叠成型,或以面粉、茨粉等为原料,煮成胶团状,捏染出各种动植物形态,或古代人物、花鸟虫鱼等。一类是腥桌,以鸡、鹅、鸭、猪肉或内脏等为原料,制成各种艺术造型。

饶平三饶彩青
饶平三饶彩青

       饶平“彩青”习俗流传至今,已有近700年时间,比县治历史还要悠久。曾作为饶平县城的三饶镇,历朝历代承袭着这项民间活动。“文革”十年,“彩青”习俗一度中止,改革开放后重新接续。

饶平三饶彩青
饶平三饶彩青

       每逢农历正月十二到十六,三饶镇盛行摆桌碗习俗,特别西巷民众都会在巷道中摆起八仙桌、圆桌,展示各自精工制作的“美食”,桌面上的盘碗五光十色、争奇斗艳。“饤桌”已成为当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美术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将五谷、面粉、枣类、禽肉、家畜内脏等,制作成各式造型的桌盘、桌碗,在正月里摆到户外,供乡里乡亲欣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流传于饶平县三饶镇等地,有近700年历史的“彩青”习俗。、在校园中播下种籽

       近年来,饶平县文化部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县培英幼儿园设立了“彩青”习俗传承基地,让小朋友接触、了解、学习这项传统工艺。如今,桌盘、桌碗制作工艺不但成了该园的特色课程,更得到众多幼儿家长的喜爱和支持。

免责声明: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页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12小时内删除。